首页 > 走进北川 > 北川概览 > 历史沿革

北川青片乡的“前世今生”

发表时间:2023-01-13 17:56 信息来源:北川党史研究室 作者:北川县管理员 阅读人次:
字体:[    ]
青片这个地名最早见载于龙州薛土司的家谱。《薛氏宗谱》记载:嘉靖十四年(1535)“白草、青片等寨逆羌劫掠双溪、大鱼”。可见几百年前的明代就有青片这个地名了。但除了《薛氏宗谱》有记载,当时的其他文献在记述青片河流域的羌寨时,一般使用的是风村这个名字。明代学者瞿九思所著《万历武功录》中,有一篇专门记述北川西北部的羌寨在官军武力打击下“归顺”的经过,标题叫《白草风村野猪窝诸羌列传》,其中的风村就指的是青片河中上游。清代乾隆版《石泉县志》记载:“有齐风、村巅二寨,总名之曰风村,……更名之曰青片。”说风村是由齐风、村巅这两个羌寨各取一字组成的地名。风村给外人的感觉是一个村子的名字,容易产生误解,这可能是清代不再称风村而改用青片的一个原因。

青片乡政府驻地

为什么要叫青片,有人解释说,是因为地处青片河流域,所以得名。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按照《薛氏宗谱》的记载,明代就有了青片这个地名,但在清同治三年(1864)的《四川全圖》中,还将今青片河标为坝底河。所以应该是先有青片番这个地域名称和民族称谓,而后才有青片河这个河名,实际上青片河也是近代才统一使用的规范名称。至于青片这个地名的来源或者含义,已经无法考证,但有一点很明确,清代所说的青片,其范围并不只是现在的青片乡。按照当时文献记载,青片番分为上五簇、中五簇和下五簇三个聚落,其范围包括今青片乡、白什、马槽三个乡所辖境域。
最早在青片河上游建立乡级政权的时间是1935年。这年红四方面军首次在今青片乡境内建立了乡级政权,因为当时还没有进行科学的族别确认,红军误将当地羌族当成了藏族,所以把这个新生红色政权命名为藏区乡苏维埃。红军撤离后,青片没有再设置乡级政权。1951年再次设乡,乡名叫建设,也没有使用青片这个名字。1952年12月,根据中央关于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以今安绵、正河、茶湾、上五村境域在麻窝另建一个民族乡,因为1935年红军曾建有藏区乡苏维埃,于是仍将当地居民视为藏族,而当时乡政府的驻地设在麻窝,于是命名为麻窝藏族自治乡。此时青片境内有两个乡级建制。1954年12月,将建设乡境域分别并入白什乡和麻窝藏族自治乡,自此青片境内又恢复为一个乡级建制,即麻窝藏族自治乡,治所由麻窝迁至原建设乡政府驻地(即今址)。据说麻窝本是羌语,意为山梁下的平坦之地,但时人误以为是有辱少数民族的称谓,所以不久即去掉地名及族别,将麻窝藏族自治乡改称自治乡。1956年3月,根据国务院《关于建立民族乡若干问题的指示》,又改名为建设藏族乡。此后,建设作为乡(公社)的名称连续使用了20多年。1981年,改以青片作为乡名。从此,这个历史地名作为乡名便一直沿用下来,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了。虽然使用了青片这个名字,但青片乡所辖区域仅仅是清代青片番的一部分。

青片西窝风光 周冀川拍

麻 窝

麻窝在今青片乡政府驻地下游方向。虽然是个只有几户人家的聚落,但早在清道光年间就被设为场市,还先后两次成为乡政府驻地。1935年,红四方面军除了在今青片街道上建立了藏区乡,在麻窝建立了麻窝乡。藏区乡苏维埃管辖茅岭、复兴、上麻窝三个村,麻窝乡所管辖小鸭渡和下寨子(在茶湾)两个村。麻窝虽然地处偏僻,但和北川其他地方一样,当地贫苦群众把红军看成是自己的队伍。红军到达北川后,磨子沟的农民叶少茂,串联了7个穷人,将自己的一头肥猪宰了,背上猪肉步行160里到禹里欢迎红军。红军攻打干柴岭战斗中,叶少茂当敢死队长,出色地完成了夜摸敌岗的艰巨任务,被红军指定为县苏维埃继任主席。后来随同红四方面军长征,到了夹金山下,因病住院,在外流落五六年才返回家乡。青片虽然人口稀少,但当年像叶少茂一样积极支援红军、参加红军的人却有很多,上世纪50年代,全乡被民政部门确认为红军烈士的就有43人。

麻窝民居(杨瞌睡摄)


1951年,青片境内再次建乡,和红军所设藏区乡一样,乡政府驻地设在今青片街上。1952年,为了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又另建了一个自治乡,乡政府驻地就在麻窝,乡名也使用了麻窝这个地名,再还加上民族名字,叫麻窝藏族自治乡。1954年撤销建设乡,自治乡的治所搬迁到了青片街道,麻窝又成了一个普通居民点。

麻窝新貌(杨瞌睡摄)


上五村

以“上五”作村名,有些让人费解,于是有人写成尚武村,还据此解释为当地羌民崇尚武功。也有人理解是晌午的谐音,认为早上从青片乡政府驻地步行到上五村,刚好是吃午饭(晌午)的时候。出现这些猜测,是因为不了解上五这个地名的历史渊源。

实际上,上五村是由古上五簇演变而来。据清乾隆版《石泉县志》记载,青片河中上游地区的羌族被统称为青片番,按其所处位置分为上五簇、中五簇、下五簇。所谓“簇”,就是羌民聚居的群落,后来道光版《石泉县志》改写作“族”。上五簇在今青片乡上五村,是清代初年还处于无政府状态的羌寨。1663年,松潘总兵何德成发兵征伐今马槽、白什一带的下五簇。当其攻占下五簇羌寨后,上五簇迫于官军的强大压力,表示愿意归顺。此后,上五簇便开始接受土司管理,上五簇这个名称也就一直沿用下来。1935年废止土司制度后划归茂县,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才开始设置村,上五簇随即演变为上五村。1951年12月,上五村划归北川后,其名称一直未再改变。


上五村之西窝羌寨

现在的上五村仅仅是个四五百人的小村子,不能与古上五簇相提并论。清代的上五簇,无论羌民居住的范围还是人口数量,都不亚于中五簇和下五簇。祖籍上五村的王泽元对过去这里的人口分布状况作了如下分析:“现在上五村的人口主要集中在河谷地区的下河坝、王爷庙和河坝头三个地方,仅有人口四五百。据老前辈们讲,过去上五村羌民的居住范围比现在大得多,人口也是现在的数倍。仅大寨子和西窝两个大姓寨,就各有羌民88户,人口加起来共有千人以上。除此之外,还有上厘厘、中厘厘、下厘厘、石板桥沟、瓦西沟、陈沙罐沟、谢家湾、苏家湾、李麻子山等这些大大小小的聚落,虽然早已无人居住,但到处都能看到前辈们生活过的痕迹。由此推测,上五村鼎盛时期的羌人至少有两三千之众。”这样看来,虽然现在的上五村系由古上五簇演变而来,但古上五簇是一个人口众多的族群,远非今日上五村可比。

羌寨夜晚


大寨子、小寨子

大寨子、小寨子在今上五村,都是古羌寨名,而名称的来历,与曾经管理这里的土司有关。上五村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从地理位置看,青片乡已经是北川最边远的地方了,而上五村距青片乡政府驻地还有数十里,又是青片乡最吊野的地方。1663年松潘总兵何德成征伐青片番,刚攻下马槽、白什一带的下五簇羌寨,上五簇立即表示愿意“归顺”,成为北川境内唯一没有经历过官军征伐的地方。上五簇“归顺”后,被划归石泉县唐土司和李土司管理。李土司的驻地在今开坪乡安林村,唐土司驻地在今坝底场,其领地距离上五簇都是一百多里,在管理上十分不便。1683年,官方以上五簇离石泉太远为由,将其划归仅有一山之隔的叠溪土司管辖。
叠溪土司姓郁,其先祖自唐代即受封为左都督,世代相袭,统治叠溪一带的羌寨。延至明代,演变成同为郁姓的两个分支,即大姓土司和小姓土司,大姓土司管理的羌寨称为大姓寨,俗称大寨子,小姓土司管理的羌寨叫小姓寨,俗称小寨子。1683年上五簇划归叠溪土司管理后,也分别由大姓土司和小姓土司管理,于是上五簇也有了大寨子、小寨子的称谓。
叠溪地处交通要道,清代以后汉文化的影响逐渐增强,上五村划归叠溪土司一百多年后的1826年,叠溪大姓、小姓等六个土司以其辖区内羌民“言语衣服悉与汉民相同”,已不便再由土司管理为由,自愿放弃土司地位,希望改土归流。清政府如所请,将其领地改由地方政府直接管理,叠溪地区的土司统治宣告结束。叠溪土司所陈述的羌民汉化情况是就其治地叠溪一带而言,在北川青片,其汉化程度远不至此,直到又过了百余年后,羌民在服饰、语言、习俗等方面仍保持着浓厚的民族特色。于是在叠溪改土归流后,原属叠溪郁土司管理的上五簇并未划归地方政府直接管理,而是改由茂州陇木土司管辖,仍实行土司制度。
1826年起,上五簇开始由陇木土司管理,但大寨子、小寨子的称谓却一直沿用下来。1935年废止陇木土司,上五簇改由茂县政府直接管理;1951年底,上五村由茂县划归北川。虽然经历了隶属关系的变化,但大寨子与小寨子的称谓却一直沿用至今。  


凌冰岩古栈道

大寨子碉房遗迹

石碉房是羌族的传统民居。人们往往根据现在的民居状况,断言北川历来是以木头搭建房屋,这是一种误解。其实北川羌族普遍住吊脚楼的习俗是清代中期以后才开始形成的,清代前期,石碉房几乎遍布全县各地。1703年,诗人朱樟担任江油知县时,写过一首名为《羌俗》的诗,其中说“龙州蛮俗住碉房”。历史上的“龙州”包括了今北川关外大部分地区,而这些地方的居民,就属于“龙州蛮”,也就是明代所说的“白草羌”。朱樟还特别解释说,“龙州蛮”所住的碉房分为三层,一楼圈养牲畜,二楼堆放粮食杂物,三楼住人,这和现在还保存下来的古碉房几乎是一样的。清代初年,连关外的“龙州蛮”都还以石碉房为居室,更不要说关内了。
虽然历史上北川羌族普遍以石碉房为居室,但现在却很难见到这种传统建筑的影子了。自清代中期以来的数百年间,由于受社会环境变化以及羌民生活水平提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羌民逐渐淘汰了石碉房,改用木料建房。北川山势陡峭,缺少建房所需的宅基地,羌民改建木屋时,不得不将碉房拆毁,连痕迹也很少留下。唯有最边远的青片乡境内,至今还保存着少量的石碉房,还有一些废弃了的石碉房遗迹,其中上五村大寨子的石碉房遗迹不仅连片,而且保存得较为完好。
上五村大寨子的海拔高度达两千米左右,是县内最高的居民点,从河谷上山,大约有一个小时的路程。据当地老人口碑,这里原有88户人家,男妇数百丁口,后来大多外迁或下至河谷定居,现在仅余数户还在山上居住。因为这里的羌民迁离了原来的家园,无需为使用宅基地去拆除碉房,因而这几十户人家的碉房得以保存,成为县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羌族传统民居遗迹。

上五村大寨子碉房遗迹,已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鸭渡、小鸭渡

青片乡的正河村和安绵村,各有一个很奇特的地名,叫大鸭渡、小鸭渡。按照一般的理解,渡就是渡口,但这里仅有一条小河,村民历来以简易木桥解决过河的问题,无论如何也和渡字沾不上边。有人说,“鸭渡”可能是羌语的读音,平地的意思,当地人现在通用汉语,已经无人懂得羌语,因而无从证实。
早在几百年之前,大鸭渡、小鸭渡其名便出现在地方文献中。1768年,石泉知县姜炳璋在他所编纂的《石泉县志》中,收录了描绘当时“石泉番寨”分布的地图,图中就标有大鸭渡和小鸭渡。姜炳璋绘制番寨图之前,不畏道路艰险,亲临边远地区的羌寨体察民情,并作《白草歌》记述其行程。《白草歌》中也提到这两个地名:“嗟我来作吏,驱车河西东;大鸭渡从小鸭渡,小桃红过大桃红。”所谓“驱车”,不过是说他的行程,当时北川境内仅有羊肠小道相通,连骑马也相当危险,更不要说坐车了。姜炳璋所考察的,又是极其偏僻的地方。所谓“河西东”,就是白草河河东、河西,以及青片河河东、河西,这是过去对北川西北部的习惯称呼。大鸭渡、小鸭渡在青片河上游的青片乡正河、安绵村,小桃红、大桃红在白草河上游的桃龙藏族乡。
姜炳璋到羌寨考察时,正河流域的羌寨属于“石泉番寨”,还处于自我管理状态,是石泉县的自治地方。从他在诗歌中对当地民俗的描绘看,无论是羌族民居还是羌民衣着,都还保持着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在语言方面更是无法用汉语交流。当他来到羌寨时,“儿童拍手呼阿叭,我欲与言称没煞。”意思是说,小朋友们见有县衙的官员到来,一面拍手欢迎,一面口呼“阿叭”(羌民呼官府为阿叭),我想和他们交谈,他们却不知道我说的什么意思(羌民称不知道为“没煞”)。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姜炳璋只好通过翻译来与羌民交流。当地人还不会说汉话的情况下,他们所取的地名的确有可能源自羌语,而姜炳璋在采录时则使用了同音的汉字。这样看来,大鸭渡、小鸭渡这两个地名极可能与羌语有关。

大鸭渡羌寨



儿巴垭

正河村边沿有一个古羌寨,清代《石泉县志》的番寨图上标的是“儿巴垭”,而当地口语称为“二八垭”,读音都差不多。十几年前,青片旅游业逐渐兴旺,这里也开始受到外人的关注。人们根据羌人自称尔玛,推测“儿巴”可能就是“尔玛”之误,于是把儿巴垭改成了尔玛垭。后来有个懂得羌语的人听到儿巴垭这个地名,断定这个寨子一定是在大石头或陡崖下方,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这是用汉字记录的羌语地名,儿巴垭才又恢复了原来的叫法。

儿巴垭民居

儿巴垭再往西,是广袤的原始森林,这里算是北川居民区的边沿了。明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属于强悍的白草羌。1547年被官军征服,1579年迫于官军强大的军事压力,和白草河上游的羌寨一起,“归顺”了地方政府,从此成为石泉县境内的自治区域,直到1911年才划归石泉县直接管辖,历时300多年。自治期间,每年须向官府缴纳一些粮食等实物,并且要将其送交到县城(今禹里)。因为松潘的官府和驻军所需生活物资都靠从内地长途运输,于是后来官府规定正河等地应缴纳的粮食直接改运松潘。在儿巴垭山下,旧有小路通往松潘,沿途还设有指路碑,标明去松潘的路程。有人据此说正河原属松潘管辖,这完全是一种误解。还有人看到有块“李广将军指路碑”,就异想天开说汉代李广在此征伐匈奴,这里的人是匈奴“牧牛王”的后裔,这更是无稽之谈。1911年“石泉番寨”终止自治政策后,儿巴垭一带一直是石泉(北川)县直接管辖区。

正河村鸡湾沟辛夷花


羌寨民居


小寨子沟

小寨子沟,因其临近古羌寨小寨子而得名。小寨子沟是一个完整的小流域,峡谷幽深,群山高耸,众多溪流从不同的峡谷汇集于主河道,自西北向东南奔流而出,汇入上五河。因为山高谷狭,基本不具备农牧条件,所以人迹罕至。1979年,为了保护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建立了四川省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
最初小寨子保护区的范围仅包括小寨子这个小流域。1998年国家天然林禁伐以后,将原青片河林业局采伐区的国有林划归保护区,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的范围扩大到整个青片河上游的国有林区。

小寨子沟口


小寨子沟本是自然保护区,近20年来却因为开发旅游而闻名。1998年,有关部门组织人员对小寨子沟旅游资源进行考察,随后大力宣传当地的自然风光和羌族传统文化,促进旅游开发。县委、县政府随后将小寨子沟列为重点旅游开发区,在招商引资的同时,引导当地羌民利用独特民风民俗及优美宜人的自然环境吸引游客,开展民俗旅游接待。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了相当的接待规模。为了方便宣传,一般将青片河上游的旅游接待点都称为小寨子沟。所以现在人们所说的小寨子沟,包含了不同的含义:一是指名为小寨子沟的小流域;二是指小寨子沟旅游景区;三是指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小寨子沟保护区比作为旅游景区的小寨子沟范围要大得多。


小寨子沟正河景区


青片乡绣娘 绣出美好新生活


来源:中共北川羌族自治县委党史研究室

(北川羌族自治县地方志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