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北川 > 北川概览 > 历史沿革

【典籍里的北川】石泉知军魏禧的文治武功

发表时间:2024-01-13 15:14 信息来源:北川县 作者:北川县管理员 阅读人次:
字体:[    ]

修建官廨筑土城,推广儒学创学宫;

文治武功载史册,石泉官民颂魏侯。

禹里自从唐初成为石泉县城,其名字就叫石泉,这时它还有一个少有人知的名字,叫鸡栖老翁城。禹里场镇中心有座小山,名叫酉山。旧志上说,酉山就是古代的鸡栖山,禹里因此又被称鸡栖老翁城。鸡栖老翁城因为和唐朝大军反击吐蕃有关而名载史册。唐代初年,青藏高原上的吐蕃开始东扩。公元662年,吐蕃击败位于青海的吐谷浑之后,又进兵攻破党项、白兰等羌族部落,率众20万直抵松潘西境。此后,北川以西的松茂地区就成为唐军与吐蕃长期争战的地方。据《资治通鉴》记载:公元802年,唐王朝命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率兵三万,分九路出击吐蕃,收复了维州、保州、松州及鸡栖老翁城,也就是现在的汶川、茂县、松潘等地,而其中的鸡栖老翁城就在北川。清代的《石泉县志》说,韦皋所收复的鸡栖老翁城,就是石泉县城,也就是现在的禹里。元《一统志》也说,鸡栖城在茂州东北一百七十里,这个位置也正好是现在的禹里。

▎传教士玛丽·爱丽丝·汤普森于清朝末年(约1892--1900年)拍摄的石泉县城(王清贵提供)。场镇中心的小山包叫酉山,也叫鸡栖山

现在人们很看重“老字号”,禹里既然是座古城,当然就要越古越好。于是有人根据唐代禹里被称为鸡栖老翁城的说法,推测其城墙应该始建于唐代。实际上,唐代这个所谓“城”,只不过是唐军抗击吐蕃的据点。当时连处于抗击吐蕃最前沿,又是上级机关驻地的茂州(今茂县县城)都还没有修建城墙,不可能先在次级防御据点禹里修筑城墙。

禹里到底有没有修建过城墙呢?答案是肯定的。几十年前,禹里人还习惯把东门、南门、北门当作场镇的位置标志。所谓“门”,指的是城门。既然有城门,就一定有城墙。虽然现在禹里已经找不到一点城墙的遗迹,但过去这里确实有过城墙。按照旧志的记载,禹里最早的城墙是南宋绍兴年间修建的,而创修城墙的,是石泉知军魏禧。

南宋时期开始在禹里修建城墙,首先是出于军事防御的需要。禹里位于湔江左岸,而绵茂干道则从湔江右岸通过。古代没有桥梁,给进出禹里带来不便,但在民族关系紧张的年代,这条大河却成为护卫县城的天然屏障。唐代防御吐蕃,北宋后期防御茂州方向的羌人,都只考虑驻军扼守禹里以西的青石,而未把防御重点放在禹里场镇。北宋朝廷把石泉县由茂州改属绵州管辖,继而在禹里建立石泉军,本意都是为了防御茂州方向的羌人。想不到石泉军刚建立几年,就发生了“石泉蛮”反叛的事件,石泉军防御的对象转变成了本地的羌人,即包括白草河流域的所谓“石泉蛮”,这样就不能仅凭湔江来保障禹里的安全了。

▎禹里篾索桥始建于明代,在此之前,湔江既给进出县城带来不便,同时又成为护卫县城的天然屏障

要修建城墙,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过去石泉作为一个弹丸小县肯定没有这个经济实力。石泉军就不一样了,它的管辖范围不仅包括石泉县,还包括原安县境域,而且朝廷又把禹里当成保障内地安全的最后屏障来加以经营,自然可以争取到上级政府的经费投入。有了经费保障,就只需要一个有才干的官员来实施了,而干成这件大事的人,是石泉知军魏禧。

石泉军从1117年设置,到1264年升级为安州,存续时间共一百多年。其间担任过知军的人,至少有二十人以上。担任知军的官员地位很高,都被称为“侯”,这是个仅次于“王”的封号,可惜他们大都没有留下姓名。旧志只对几个很有作为的知军作了记载,其中最有名的便是南宋绍兴初年任职的平凉侯魏禧。清代《石泉县志》在《人物》和《重建军治记》中,都提到了魏禧的政绩,说他担任石泉知军的时间长达13年(1144—1157),一共干成了三件大事:完善石泉城镇设施、创建学宫、创修了石泉城墙。

魏禧所干的三件大事中,最了不起的就是修建禹里城墙了。由于当时财力有限,只能用泥土夯筑。虽然是土城墙,规模却相当宏大,东面背靠奎星山,南面、西面临河,北面直抵禹里上关子(农场附近),总长度达740丈。禹里的居民历来很少,1950年北川解放时,作为县城也只有几百人。魏禧修建规模如此宏大的石泉城,很可能与驻扎军队有关。虽然旧志上没有关于宋代石泉驻军的记载,但南宋末年石泉军首府迁到永安时,在其附近的辕门坝修建了名叫三盘寨的官军营垒,当初作为石泉军治地的禹里,也必定有相当规模的驻军。

▎1932年版《北川县志》收录的“北川县城池街道山水图”,完整地描绘出了禹里古城平面图。南宋魏禧开创的石泉城一直沿用下来。1460年,茂州卫的官员奏请朝廷批准将土城墙改建为石城墙,城墙周长七百四十丈,高一丈五尺;建三道城门,南名阜民门,北名镇远门,东名宏文门。1752年,知县崔钥缩小规模重建,城周三百七十丈,三门各筑一城楼。1915年,增开西门,名天成门,改北门为建福门,东面为会昌门。1926年,当地人认为开西门有碍风水,将其堵塞。民国时期,禹里城墙还基本保持完整,20世纪70年代扩建街路时,才被完全拆除

▎1992年的禹里场镇。此时,禹里的城墙已被全部拆毁

除了创修石泉城,魏禧的第二大政绩是完善了石泉的官府衙门等公共设施。北川自南北朝时期建县,无论是设在青石的北川县,还是设置禹里的石泉县,均属汶山郡(茂州)方面管辖,是高度自治的民族地区,其官府衙门及相关的基础设施也相对简陋。北宋后期,石泉县改由绵州管辖以后,才开始在治理理念上向内地靠拢。魏禧重新修建的官廨之所以受到赞许,肯定有和前代不同之处,按照旧志上说法,叫“颉顽内郡”。“颉顽”,是不相上下的意思,所谓“颉顽内郡”,是说魏禧在禹里所建的官廨和内地的布局差不多,有可能扩大了官衙的规模,还新建了孔庙、钟鼓楼之类,而这正是在文化方面向内地靠拢的具体表现。

最值得称道的,是魏禧在石泉创建了学宫。最早的学宫出现在西周时期,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属于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后来泛指官学,即历代王朝的地方官办学校。官学与供奉孔子的孔庙建在一起,形成庙学建筑,孔庙成为学校的信仰中心,学校成为孔庙的存在依据,这种二合一的庙学称为学宫,亦称文庙。在内地,早在唐代就有了学宫,但北川作为民族地区,直至几百年后的南宋,才由魏禧首创。魏禧“以武发身”,乃一武夫,创修石泉城墙加强城防,是其份内之事,但他还建学宫兴文教,的确是很有眼光的。

▎南宋绍兴年间,知军魏禧在禹里创建了石泉学宫,开始推广儒学,扩大汉文化的影响

石泉学宫称得上是最早在北川推行儒学、传播汉文化的据点。魏禧之后,主政石泉的官员普遍重视文化教育,石泉学宫这个文化据点也一代代传下来,为扩大汉文化在北川的影响和培养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创建石泉学宫的魏禧,也理所当然受到后世官宦士绅们的崇敬。1215年,魏禧离开石泉已有50余年,早已不在人世了。此时的石泉知军赵侯(佚名)专门在今禹里酉山下修建了魏侯祠,来彰扬他的功德。南部人史子申为此撰写了《魏侯祠记》,来表达石泉读书人对魏禧的怀念。《魏侯祠记》中说:“赵知军修建魏侯祠之前,石泉学宫前面的水池边就有魏禧的塑像,士子们感激魏禧创建了学宫,饮水思源,祖孙几代都在传颂,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要开展祭祀仪式。魏禧虽早已离开石泉,但石泉人一直怀念他,他的功绩被代代传颂。”

▎清朝乾隆年间知县姜炳璋创建的酉山书院

魏禧是第一个享受修建祠堂世代供奉的石泉官员。在今人看来,修筑城墙、完善官廨、兴建学宫不过是很平常的事,但魏禧作为首创者,理应受到时人的敬重。

▎禹里镇小学。清朝乾隆年间,知县姜炳璋把石泉学宫改建成酉山书院;清代末年,酉山书院改建为县立高等小学,其后又演变成治城(禹里)小学。石泉学宫、酉山书院、县立高等小学、禹里镇小学一脉相承,成为北川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