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走进北川 > 北川概览 > 历史沿革

【典籍里的北川】北川“小东路”——明代松潘驻军的生命线

发表时间:2024-03-04 11:24 信息来源:县决咨委 作者:北川县管理员 阅读人次:
字体:[    ]

现在年纪稍长的茂县人还习惯把北川方向称为“东路”,这个称呼至少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明史》称,“东路生羌,白草最强”,就使用了这个地名。和民间说法一样,《明史》所说的东路,也是指茂县以东北这个区域。虽然东路常常被用来指代地域,但和字面意思一样,它最早却是一条路的名字,指的是从江油经北川桂溪至松潘的道路,全名叫松潘东路。与松潘东路相对应的是松潘南路,指的是从都江堰经汶川、茂县至松潘的道路。松潘南路古已有之,东路则是明代初年才正式开通的。明朝政府之所以要新开这条道路,是出于控制川西北民族地区的需要。

川西北地区自汉武帝设置汶山郡起,一直实行所谓“羁縻”政策,由当地少数民族头人自行管理。唐宋时期设置茂州等羁縻州,实际统治者仍是当地少数民族头人。1371年明朝大军入川后,茂州土知州杨者七及陇木头、静州、岳希蓬等土司均赶赴京城朝觐。按照惯例,只要少数民族头人愿意归顺,地方政府不会去过问民族地区的具体事务。但以强硬著称的明朝政府一改过去的治理方针,不满足于名义上的统治,力图以军事手段来实现实际控制。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四川都司于1378年派兵修建都江堰的桥梁以及溯岷江而上的道路,为驻军茂州做准备。汶川的羌族首领孟道贵见官军向岷江上游发力,怀疑这是要攻打羌寨的前兆,于是纠集部众加以阻止。官军强势回应,从都江堰和北川两个方向发兵合击,打败了孟道贵,两军在茂州会师。朝廷于是下令设立茂州卫,派楚华率兵三千镇守,以此作为控制川西北民族地区的第一个据点。1379年,又命平羌将军、御使大夫丁玉平定松潘,随即建立松州卫,派兵筑城驻守。

图片▲松潘老街一角

所谓“卫”,是明朝政府在军事要地设置的官军驻防地点。全国共设有36个“卫”,如威海卫、天津卫,在北川周围则设有利州卫(在广元)、松州卫(在松潘)、茂州卫、成都卫等。和其他的“卫”有所不同,松潘位于极其遥远的山谷之中,那里天寒地冻,官军无法通过屯田来种植所需的粮食,后勤供应难以保障。有鉴于此,松州卫设置后不到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就下令撤销。不久,镇守松潘的耿忠上奏朝廷:

松潘像是插在少数民族部落中间的一把尖刀,无论对控制少数民族地区,还是对全蜀的安全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不应撤销。

朱元璋采纳其建议,下令恢复松州卫。此后,松潘因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一直受到四川地方官员的重视。1509年,四川守臣在给朝廷的奏章中称:在川蜀西面,松潘独当一面,这里又与吐蕃接壤,是蜀地最大的安全隐患。1521年,巡抚四川都御史胡世宁在奏章中称:松州卫控制这一带的少数民族,实属整个蜀地的屏障。这些守臣边将都肯定了松潘对于保障全蜀安全的重要作用。

松潘作为控制川西北民族地区的军事重镇,自明朝初年起就派有大量官军驻扎。这庞大驻军的后勤供应成为头等大事。1439年,四川按察司佥事王迪和镇守松潘的都指挥赵德等官员在给朝廷的奏章中特别提到松潘驻军的后勤保障情况:

松潘卫和小河、叠溪两个千户所,都设置在远离内地的万山之中,道路崎岖,不产米谷,不通舟楫,每年从成都等府、州、县定拨税银四万五千三百余石,仅仅能够满足官府和驻军食用,没有剩余的储备,如果有紧急情况发生,就会缺少粮食供应。

按照这折奏章所说,松潘驻军所需粮饷数量巨大,从外地运送的钱粮仅够日常所需,基本上没有储备,一旦交通中断,后果不堪设想。从内地到松潘,历来只有都江堰经汶川、茂县的道路相通,即松潘南路。这条道路贯穿于羌族藏族聚居区,时常受到滋扰。为了保障松潘的后勤供应,早在设置松州卫之前一年,即1378年,明王朝就命龙州土司薛文胜开辟了另一条通道,即从江油经北川桂溪、平武、川主寺到松潘的道路,称为松潘东路。

图片▲明代龙州土司薛文胜奉命开辟的由江油经北川桂溪至松潘的“东路”,现为九寨沟旅游环线之东线公路

关于新开通的这条道路,有个四川守臣在给朝廷的奏章中作了如是评价:自江油进入松潘的东路,道路较为宽大,离少数民族居住的村寨稍远,间或有少数民族出没,我军还可防备。由此可见,松潘东路刚开通时确实比南路安全,但毕竟从江油以上沿途都是白草和白马等羌族藏族聚居区,仍然存在着不安定因素。到了明代中期,东路和南路一样,也常常受到滋扰。据《明实录》记载,1497年四川守臣给朝廷的奏章中就反映了当时南路不通,从东路通行又不得不“以钱买路”的情形:

巡按四川监察御史荣华上奏:四川松潘的道路,从茂州进入的称为南路,从江油进入的称为东路。最近少数民族占据险关,造成南路不通,从东路往来又必须用钱买路。在这一带守御的官军各部,往往被迫替少数民族种田,等到农活干完后,还要扣回所食用的粮食。这些少数民族又常常进行劫掠,军士因此而疲惫困乏。当地官员也担心惹出事端,不会去过问,只叫属下每月领取军粮后买些酒和布送给少数民族,名曰“赏番”,其实是买和。

当松潘南路、东路不畅之时,经由石泉的通道便显得尤其重要。据元《一统志》记载,石泉县境内有三条通道:“一通茂州,一通龙安(今平武),一通绵州,皆吐蕃险要之地。”具体说来,三条道路以曲山为枢纽,向南经擂鼓通往绵州,向西经漩坪、禹里、墩上、土门,再翻越土地岭到达茂州,与松潘南路相接;向东北经陈家坝至桂溪,与松潘东路相连。这些重要通道,时称“小东路”,也是官军极其重要的粮草运输线。当民族地区出现动乱时,小东路又成为官军增派援兵的通道,所以被称为“粮援之道”。可以说,当东路和南路受到滋扰而阻塞的时候,小东路就成了关系松、茂地区安危的生命线。

图片▲明代“小东路”以曲山为枢纽,向南通往内地,向东北在今桂溪与“松潘东路”连接,向西通往今茂县与“松潘南路”相连

关于北川境内道路的重要性,古人早有论述。明末瞿九思在《万历武功录》中说:“白草诸羌,东南之枢也,形列常山。”意思说,白草各寨所处位置是松潘东路和松潘南路之枢纽,其重要性可与常山相比。清初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得更为具体:

龙安府所管辖的石泉县,控制着氐羌之地。这里层峦叠嶂,连绵百里的道路在峭壁上穿行,曲折崎岖,不少地方只有云中栈道相连。石泉地介汉番之间,对于镇守边关的将士来说,只要石泉这条“粮援之道”能够保持畅通,就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按照顾祖禹的说法,石泉县不仅控制着川西北少数民族进入内地的咽喉,而且只要北川境内的道路保持畅通,镇守松潘的官军就没有后顾之忧了(“粮援之道恃石泉以无恐”)。

图片▲明代“小东路”上的栈道遗迹(在石泉堡隧道附近)

地理位置和境内道路极其重要,也给北川地区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明代前期,石泉县衙直接管理的仅限于禹里、漩坪、白坭、墩上等狭小区域;开坪、坝底虽然设有土司机构,但两姓土司均系外地汉人,对羌寨的控御能力有限;开坪、坝底以西北的白草河、青片河上游,则处于无政府状态。途经小东路的军用物资对我行我素的羌寨头人构成无法抗拒的诱惑,他们时常聚众劫掠,按照旧志的说法,“凡遇粮草经行,劫杀无虚日”。

为了保障小东路的安全,官军先后在北川境内修建军事城堡二十多个,常年驻军两三千人;危急时刻,先后有四个巡抚率兵对北川羌寨实施征伐。起因于小东路的纷争,持续时间长达百余年,直到明代后期,官方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才彻底摧毁了据险称雄的地方势力,恢复了北川地区的社会秩序。

图片▲北川老县城,明代“小东路”的枢纽(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