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政务新媒体矩阵 > 政务新媒体监管 > 政务新媒体监管

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共创清朗网络空间

发表时间:2024-01-31 16:24 信息来源:北川发布 作者:北川县管理员 阅读人次:
字体:[    ]
!
网络谣言的现状及影响

网络谣言具有迅捷性、炒作性、迷惑性、破坏性的特点,且流传速度极快,对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造成了巨大影响。对于个人而言,网络谣言会影响个人对信息的判断,使人丧失独立思考能力,容易使人形成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对于社会而言,网络谣言会引发大范围的负面情绪,破坏社会稳定,影响社会秩序;对于国家而言,网络谣言会影响国家稳定及安全。

!
如何识别谣言?

网络谣言具有夸大事件严重性、断章取义、移花接木等特点,如何辨别您所看到的事件是否真实,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判断:

01
 识别信息来源,不权威不轻信

确保信息来源是权威的,如官方机构或主流媒体的报道。如果信息来自不明来源或不熟悉的个人或机构,应持谨慎态度。

02
交叉求证,相互矛盾不攻自破

如果某个事件在不同的渠道有不同的描述,这表明某些信息是不真实的;或者信息内部之间存在明显的逻辑冲突或常识错误也能辨别谣言。

03
有图(视频)未必有真相

现在不少网络信息通过制造假图片,拼接、篡改图片等方式骗取网民信任,所以即使文中甩出聊天截图、视频截图等画面,也要当心鉴别内容的真伪。

04
行文浮夸,情绪多于事实莫轻信

不少谣言为了增加可信度和传播度,常会大量使用感叹号或表情包,以传达恐慌、焦虑等负面情绪。有的也会使用“乱了”“失败”等夸张表述制造恐慌情绪,引发阅读者转发、讨论。

05
旧帖重发,一查便知

不少网络谣言会反复出现,有些谣言被辟谣之后,甚至在两三年之后还会出现。面对不确定的信息,多搜索,确认官方是否已经辟谣,以免反复被骗。


06
夹带私货,别有用心

网络谣言常常图文无关、语法不通、叙事不清、逻辑混乱、罔顾事实,还在行文中“带货”、推销、穿插与内容无关的广告、公共信息,阅读时要辨别其隐含的商业目的。

!
散布网络谣言的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
行政责任

如果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或者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尚不构成犯罪的,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等规定给予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3
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北川公安提醒

打击网络谣言

净化网络空间

需要广大网民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只有每个人都负起责任

我们才能有效减少网络谣言

保护公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让我们一起携手

共创清朗网络空间